城轨公司一项盾构关键技术获评“长三角科技奖”
10月27日,2023年长三角土建学会联盟大会暨长三角土建技术论坛在上海召开,城轨公司应用于苏州地铁5号线的盾构施工关键技术获评“长三角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”。
2019年,城轨公司苏州地铁5号线6标项目劳动路站~盘胥路站盾构区间,在31米的超深基坑下始发15米即成功下穿运营中的地铁2号线,不仅攻克了苏州地铁建设史上的最大难点,同时也填补了苏州在富水软弱地层始发即下穿既有线的空白。
“软弱地层的特性就是稳定性差,水压大,始发即下穿风险非常大。”据介绍,因劳动路站东始发端隧道埋深较深,盾构机“进洞”位置距离上方既有地铁隧道仅15米,经反复研究后,该工程创新采用盾构始发“短钢套筒”,在确保洞门密封不漏水的前提下,实现了盾构机土仓快速建压,确保盾构机下穿既有线过程平稳可控。
《富水软弱地层地铁盾构超近距始发即下穿既有线施工关键技术》以科学理论研究、新型设备研制、先进技术研发为手段,以既有线变形控制为核心目标,构建了富水软弱地层地铁盾构受限空间始发“冻结加固+短筒建压”双控技术,研制了多类型浆液拌制、运输与注入一体化多功能壁后注浆设备,提出了基于“五步注浆法”的超近距下穿既有线施工成套变形控制技术,研发了下穿既有线变形自动化监测与盾构掘进智能决策系统,实现了富水软弱地层地铁盾构施工参数实时调控与安全控制。
据悉,此项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由苏州轨道交通集团、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及中铁十一局等多家共同合作研发,目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,软件著作权2项,省级工法5项。技术成果在苏州、成都、深圳、广州等地地铁工程中得到广泛成功应用,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截至目前,城轨公司已拥有12项盾构施工关键技术获评国际领先或先进,通过开展国内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前沿技术研发,成功穿越珠江,京杭大运河,铁路、地铁既有线、各类管线和密集建筑群并实现“零沉降”,创造了多项中国盾构下穿复杂地质新纪录。
未来,公司还将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,以信息化施工为抓手,运用更多自主创新的盾构施工关键技术,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新基建,为绿色低碳施工提供更多智慧方案。(文图/城轨公司)